塑料管材在欧洲用于采暖系统(包括地暖)已有近半个世纪。主要管材为交联聚乙烯管(PEX),耐热聚乙烯管(PERT),其中交联聚乙烯管(PEX)市场占有率超过70%。
为什么要防渗氧?
1982年德国专家发现:管材在加热后,一定量的氧气会透过管壁渗入管内的热水中,特别是在密闭的采暖系统中,渗透进来的氧气会腐蚀系统中的金属部件,例如,水泵,阀门,连接管件, 锅炉配件等。从而使供暖系统金属部分快速腐蚀,缩短寿命;另外,密闭系统的腐蚀也会在水中产生絮状物,造成锅炉、水泵等系统的堵塞等故障。这些问题得到欧洲供暖业的普遍重视。金属设备被氧气腐蚀后,容易蚀透渗漏,也会引发设备故障。
什么叫“渗氧率”?
为量化氧气渗透进不同塑料管材的容易程度,欧洲采用“渗氧率”这个指标,它是指每天每升水容积的管材渗透进的氧气总量。“渗氧率”越小,表明供暖系统的氧气腐蚀越小,系统越安全。“渗氧率”取决于塑料管材,也与水温有关系。水温越高,渗氧率越大。
管材渗氧示意图
德国工业标准DIN4726明确要求:在水温40°C的条件下,管材氧渗透率应小于0.1毫克/升*天,是系统防止腐蚀的可接受最大安全值。而一般热熔连接的塑料PPR管材氧渗透率为5.3毫克/升*天,是欧洲标准的53倍,对供暖设备的腐蚀是相当严重的。
如何“防渗氧”?
在密闭的采暖系统中,为了消除渗氧造成的腐蚀,可在管材中加入阻氧层。阻氧层能降低渗氧率至安全水平,甚至比标准水平更低。常见的阻氧层材料是EVOH(乙烯/乙烯醇共聚物)。在欧洲,大部分地暖管材已带有EVOH阻氧层。
防渗氧管结构
管材防渗氧示意图
如何判断“防渗氧管”的性能?
根据德国DIN4726标准,渗氧率低于0.1毫克/升/天是能防止腐蚀的可接受最大安全值,管材渗氧率越低,表明管材系统抗腐蚀能力越强,供暖系统越安全。
在欧洲,根据欧洲标准SKZ规范HR3.2和DIN4726标准要求,通过定期的渗氧测试来判定管材是否符合标准,此类测试应在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,如德国TUV,MPA-NRW和荷兰的Kiwa等,至少一年检测一次,并获得相关认证。
|